優化營商環境 內蒙古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劃出時間表路線圖
2019-07-31 18:39:15 來源:點擊:
據悉,審批制度主要是對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施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全流程、全覆蓋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標聚焦于2019年上半年,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20個工作日內。到2019年底前,將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相關系統平臺互聯互通。到2020年10月底,基本建成自治區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體系。
“針對當前我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多、辦事難、耗時長等問題,我們提出了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等四個統一的改革措施。”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內蒙古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揭新民指出。
目前,全區已精簡47個審批事項。初步建成了內蒙古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并與國家系統實現對接,盟市審批管理系統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同時,初步形成了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信用中國(內蒙古)平臺與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的對接聯通。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作為政府投資項目主管部門,依托內蒙古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為工程建設項目賦碼,是優化審批、加強監管的一項重要工作。“工程項目代碼是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唯一的身份標識,項目單位的項目代碼生成后,項目的審批事項、流程要件、審批意見、審批進度以及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開工建設、實施進度、竣工情況等重要信息統一匯集至項目代碼,投資主管部門及相關審批驗收部門通過項目代碼監管項目建設全過程。”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處副處長吳力軍介紹。
談及由政務服務部門牽頭推進的“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改革工作,內蒙古政務服務局副局長韓君表示,我們以整合設立“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為抓手,將原來分散的部門窗口整合為一個綜合服務窗口,實行申請材料一個窗口進出,統一收件、發件、咨詢,通過實行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并聯審批模式,有效提高群眾辦事和部門審批效率。他最后透露,內蒙古本級政務服務大廳將于9月左右對外開放,屆時,600多項行政服務將通過“一個窗口”集中辦理。